Skip to content

成人玩耍指南:从科学证据到实用行动

原文标题:Using Play to Rewire & Improve Your Brain

原文链接:https://www.hubermanlab.com/episode/using-play-to-rewire-and-improve-your-brain

核心行动建议

确定性较高的建议:

  1. 每周至少安排一小时的纯粹玩耍时间 - 研究表明这能促进神经可塑性,激活大脑中的内源性阿片物质释放系统。选择低风险、轻松的活动,不要过于关注结果。

  2. 选择包含多维度动态动作的活动 - 相比单一线性动作(如慢跑),选择包含多角度、多速度变化的活动(如舞蹈、足球)能更有效促进大脑可塑性。这类动作能激活前庭系统和小脑,促进感官整合。

  3. 尝试角色扮演或需要切换思维模式的游戏 - 如国际象棋、合作游戏等能让你在同一活动中承担不同角色,这直接促进前额叶皮质的灵活性。

  4. 降低压力,保持轻松态度 - 有效的玩耍需要肾上腺素水平较低而内源性阿片物质水平较高。如果感到高度紧张或过于关注结果,会抑制玩耍的神经回路。

  5. 探索不熟悉的活动领域 - 选择你不擅长的活动可促进更多新神经连接。"初学者心态"对神经可塑性特别有益,因为它促使大脑建立新的神经通路。

核心解析

玩耍的关键机制

玩耍不仅仅是游戏或娱乐,而是大脑探索不同结果和角色的基本方式。从神经科学角度看,有效的玩耍有以下特点:

  • 内源性阿片物质释放 - 脑干中的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在玩耍时释放内源性阿片物质,这些物质作用于前额叶皮质,使其能够更灵活地探索不同可能性。

  • 低肾上腺素状态 - 玩耍需要足够低的压力,使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不会抑制玩耍回路。这就是为什么高度竞争性活动往往不能提供玩耍的全部神经益处。

  • 神经可塑性的双步骤过程 - 玩耍首先通过集中注意力激活大脑回路,然后通过较低压力状态允许这些回路重新组织。这是所有年龄段神经可塑性的基础机制。

玩耍在发育中的关键作用解释了为什么它对成年人同样重要:它是我们测试和扩展潜在角色的方式,也是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学习规则的低风险环境。

玩耍的科学支持效益

  1. 增强神经可塑性 - 研究表明玩耍行为延续时间最长的动物种类也拥有最高程度的神经可塑性。在人类中,玩耍持续激活神经生长因子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促进神经重塑。

  2. 改善前额叶功能 - 前额叶皮质负责执行功能、预测和情绪调节。玩耍通过促使前额叶探索多种可能性而增强其功能,有助于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

  3. 恢复创伤后的心理弹性 - 玩耍被用作创伤治疗的一部分,因为它能重新激活被压力和创伤抑制的脑回路。对于经历过创伤的人,逐渐重新引入玩耍可以重建受损的神经通路。

深入视角

个人玩耍身份的影响

我们的"个人玩耍身份"在童年形成,由四个维度组成:玩耍方式、个性、社会文化环境以及经济技术因素。这一身份影响我们成年后如何应对不同情境:

  • 竞争性偏好 - 你在童年是否享受竞争?这往往影响你成年后对竞争性环境的舒适度。
  • 领导与追随角色 - 你在游戏中是否能灵活地在领导和追随角色间切换?这影响你在工作环境中的适应性。
  • 规则遵守倾向 - 你是严格遵守规则还是喜欢测试边界?这会影响你处理结构化环境的方式。

理解你的个人玩耍身份可以帮助你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玩耍活动,也可以帮助你挑战自己的舒适区来促进个人成长。

边缘观点:玩耍作为创新源泉

历史上许多伟大的创新者和科学家,如理查德·费曼,都保持了一种玩耍的精神。这不是巧合——玩耍促进我们探索意想不到的连接和可能性:

  • "修补者心态" - NASA和其他创新领域寻找那些在童年就喜欢修补、探索的人。
  • 低风险探索 - 玩耍允许我们在不害怕失败的情况下尝试新想法。
  • 打破常规路径 - 玩耍帮助我们突破常规思维模式,发现新的解决方案。

对于希望在任何领域增强创造力的成年人来说,定期玩耍提供了打破惯性思维模式的机会。

不确定区域:玩耍与认知功能

尽管有大量证据支持玩耍对神经可塑性的好处,但还需要更多研究来完全了解:

  • 不同类型玩耍对特定认知功能的影响程度
  • 玩耍对预防认知衰退的确切作用
  • 数字环境中的玩耍是否提供与实体玩耍相同的好处

目前的研究表明,即使我们不完全了解所有机制,玩耍的整体益处仍然值得我们投入时间。

实用实施建议

要有效地将玩耍融入成人生活,考虑以下方法:

  1. 从简单开始 - 加入一个新的运动课程,尝试一种新的棋盘游戏,或参与即兴表演班。

  2. 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 提醒自己玩耍的目的不是变得精通,而是探索新的可能性。

  3. 尝试这些具体活动

    • 新形式的动态运动(如舞蹈、武术或攀岩)
    • 策略游戏(如国际象棋或角色扮演游戏)
    • 创意艺术探索(无需艺术背景)
    • 与朋友进行即兴或轻松的体育活动
  4. 创造玩耍的身体语言提示 - 研究显示头部轻微倾斜、眼神柔和等是玩耍的普遍信号。有意识地采用这些姿势可以帮助你进入玩耍状态。

  5. 建立低风险环境 - 选择支持性的社交环境,明确表示活动是为了探索而非完美表现。

玩耍不仅是儿童的特权,它是我们神经系统设计的基本组成部分,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有意识地将玩耍融入成人生活,你可以激活促进创造力、适应性和整体大脑健康的神经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