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皮肤健康与保护实用指南

原文标题:Dr. Teo Soleymani- How to Improve & Protect Your Skin Health & Appearance

原文链接:https://www.hubermanlab.com/episode/dr-teo-soleymani-how-to-improve-protect-your-skin-health-appearance

确定行动指南

核心建议

  1. 使用矿物质防晒霜代替化学防晒霜:选择含氧化锌和二氧化钛的矿物质防晒霜,SPF 30以上,广谱防护。化学防晒霜有被证实会被吸收进血液,可能产生内分泌干扰作用。

  2. 使用处方级视黄醇类产品:处方视黄醇(如tretinoin)已被证实能减少皮肤癌风险、增加胶原蛋白生成、改善皮肤外观。非处方视黄醇(retinol)效果显著较弱且不稳定。

  3. 采用高蛋白抗炎饮食:完整蛋白质(特别是动物来源)和抗炎食物已被证实能改善炎症性皮肤状况,如牛皮癣、湿疹和痤疮。限制高血糖指数食物和脱脂乳制品,它们会加重痤疮。

  4. 保持适度清洁: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肤微生物组,没有医学必要每天清洁皮肤。选择无香料、低刺激性的清洁产品如无香味多芬香皂或Cetaphil,根据皮肤类型调整清洁频率。

  5. 定期进行皮肤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身皮肤检查,尤其是有家族史人群。注意观察痣的变化并检查通常被忽视的区域,如头发下、脚趾间和生殖区域。

实施要点

  • 防晒策略:物理屏障(衣物、帽子、遮阳)比防晒霜更有效。适度日晒有益于整体健康,但避免皮肤发红或晒伤。可以考虑口服蕨类植物提取物(polypodium)作为内部防晒补充。

  • 皮肤清洁:根据你的皮肤状况调整清洁频率。运动后应洗澡以去除刺激性汗液盐分。老年人和干性皮肤需要较少清洁频率,油性皮肤可能需要更频繁清洁。

  • 头皮护理:头皮屑通常由酵母菌过度生长引起,使用含锌或酮康唑的洗发水。洗发水可能会去除头发上的油脂,但不会影响头发本身(它已经是死的)。

  • 痤疮处理:不要挤压痘痘,这会导致更强烈的免疫反应和疤痕形成。如痘痘有白头,可使用温热敷布软化。避免使用双氧水和OTC抗生素。

  • 自我监测:熟悉自己的痣和皮肤标记,注意边界、颜色或大小的变化。文身区域需特别注意,因为深色墨水会使皮肤癌变化更难被发现。

核心解析

关键机制

  1. 皮肤更新周期:皮肤每28天完全更新一次。视黄醇类产品能将此周期缩短至7-9天,促进细胞更新并减少紫外线损伤积累。

  2. 防晒原理:矿物质防晒霜主要通过反射紫外线工作,而化学防晒霜吸收紫外线并经历化学变化将能量散发为热量。研究表明化学防晒霜成分会被吸收进血液,浓度远超FDA安全阈值。

  3. 肠道-皮肤轴:肠道微生物组与皮肤健康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处理和释放特定食物的代谢产物,这些产物可以是促炎或抗炎的,直接影响皮肤状况。

  4. 压力对皮肤的影响:皮质醇会分解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使血管壁变薄。慢性压力会通过持续释放皮质醇而加速皮肤老化。

  5. 免疫系统在皮肤疾病中的作用:许多皮肤病(如牛皮癣、湿疹、白癜风)源于免疫系统失调,而非仅仅是皮肤本身的问题。靶向免疫系统特定部分的治疗能有效控制这些疾病。

共识发现

  1. 防晒与皮肤癌关系的复杂性:尽管防晒霜可减少某些皮肤癌风险,但没有证据表明它们能减少最常见的基底细胞癌风险。皮肤癌发展受遗传因素和免疫系统影响,不仅仅是紫外线暴露的结果。

  2. 非处方产品的局限性:大多数非处方活性成分浓度不足以产生显著治疗效果,因为更高浓度会被FDA归类为药物。高价护肤品往往不比基础产品更有效。

  3. 激光治疗的多重益处:非剥脱性分次激光换肤不仅改善皮肤外观,还能通过消除突变细胞减少皮肤癌风险约20%,并激活年轻健康皮肤细胞的基因。

  4. 胶原蛋白补充剂的证据有限:虽然胶原蛋白对皮肤健康至关重要,但口服补充剂未被证实能明显增加皮肤胶原蛋白密度。其感知益处可能来自血液渗透压增加导致的水分吸收效应。

  5. 红光疗法:医用级红光设备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毛发再生,减少紫外线损伤。高能量面板比电池供电的面罩更有效,但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深入视角

不确定区域

  1. 饮水对皮肤保湿的影响:虽然充分水合对整体健康至关重要,但研究未显示常规饮水量与皮肤水合状态之间有明显联系。皮肤水合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

  2. 蕨类植物补充剂(Polypodium):源自亚马逊雨林的蕨类植物可增加皮肤的最小红斑剂量(MED),减少晒伤风险,但作为防晒辅助的长期效果需要更多研究。

  3. HPV疫苗在皮肤癌预防中的潜在作用:虽然HPV疫苗主要针对16、18、31、33等高风险型别,但交叉抗原反应可能对其他类型(包括引起疣)提供一定保护,这方面需要更多研究。

  4. 皮肤癌疫苗的未来:mRNA疫苗在黑色素瘤手术和化疗后已显示提高生存率,但作为皮肤癌主要预防手段的效果尚未确立。树突状细胞疫苗显示出前景,但仍处于发展阶段。

思维扩展

  1. 皮肤作为生物传感器:皮肤能反映内部健康状况,从急性压力到慢性疾病都会在皮肤上表现出来。例如,头发脱落通常表明身体承受压力,将能量从非必需功能转移出去。

  2. 白癜风患者皮肤癌风险更低:尽管白癜风患者缺乏色素保护更易晒伤,但他们患皮肤癌的概率显著降低,这表明免疫监视在皮肤癌发展中的重要性,挑战了我们对紫外线和皮肤癌关系的理解。

  3. 紫外线不仅有害:虽然过度紫外线暴露有风险,但适度日晒对整体健康和情绪有益。某些紫外线波长甚至在治疗特定皮肤疾病(如牛皮癣和白癜风)方面有治疗作用。

  4. 化学防晒剂在环境中的持久性:研究发现化学防晒剂可在母乳、羊水、血浆和尿液中检测到,但其长期生物学影响尚不明确,这促使FDA重新评估其安全性。

个性化考量

  1. 皮肤类型与防晒需求:肤色较深的人通常可以承受更长时间的日晒而不晒伤,但仍需防护。了解自己的耐受度并避免皮肤发红是关键。

  2. 年龄相关的皮肤变化:随年龄增长,皮肤变得更干燥,产生的皮脂更少,因此清洁需求减少。老年人可能每周只需清洁一次皮肤而不会产生问题。

  3. 饮食敏感性的个体差异:某些人对特定食物(如番茄或奶制品)的炎症反应更强,可能与肠道微生物组处理这些食物的能力有关。识别个人触发因素对管理炎症性皮肤状况至关重要。

  4. 遗传因素在皮肤癌中的作用:家族史是皮肤癌风险的最大预测因素。了解家族史可帮助确定最适合你的筛查频率和防护方法。

  5. 红斑痤疮触发因素:对于患有红斑痤疮的人,需识别个人触发因素,如紫外线、辛辣食物、热饮、情绪压力等。每个人的触发因素组合各不相同,需个性化管理。

通过实施这些以科学为基础的策略,你可以优化皮肤健康和外观,同时减少疾病风险。记住,皮肤保护是终身承诺,应根据你的独特需求、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