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脂质学实用指南:理解胆固醇与心血管风险评估

原始文件:#21 - Tom Dayspring, M.D., FACP, FNLA – Part II of V: Lipid metrics, lipid measurements, and cholesterol regulation - Peter Attia (3_21_2025 12:50:21 AM).md

原文链接:https://peterattiamd.com/tomdayspring2/

确定行动指南

首要措施

  1. 检测正确的脂质指标:要求医生检测apoB或LDL-P(低密度脂蛋白粒子数量),而不仅仅是传统的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粒子数量是评估心血管风险的更准确指标。

  2. 避免植物甾醇补充剂:尽管一些医生推荐植物甾醇来降低胆固醇,但研究表明它们可能有害。人体进化出特定机制防止植物甾醇吸收,说明它们不应大量进入人体。

  3. 空腹检测脂质:在生理稳定状态下检测脂质,避免在急性疾病、感染或手术后立即检测,因为这些情况会暂时改变脂质水平。

  4. 注意指标不一致:如果LDL-C正常但apoB或LDL-P高,风险跟随粒子数量而非胆固醇含量。这种情况称为"不一致性",需要医生特别关注。

实施要点

  • 如果三酰甘油(甘油三酯)>200mg/dL,计算的LDL-C值不准确,应使用直接测量的LDL-C
  • 非HDL胆固醇(总胆固醇减HDL胆固醇)比单纯LDL-C更好地反映apoB水平
  • 即使在服用降脂药物的情况下,仍应监测apoB或LDL-P水平
  • 对于特定人群,如代谢综合征患者,标准脂质检测可能低估实际风险

核心解析

关键机制

  1. 脂蛋白是关键载体:脂质无法在水性血浆中自由移动,必须通过脂蛋白运输。每个apoB脂蛋白(VLDL、IDL、LDL)携带一个apoB分子,这使得apoB成为粒子数量的准确标记。

  2. 粒子数量决定动脉壁渗透:进入动脉壁的脂蛋白数量主要取决于浓度梯度(粒子数量),而非粒子大小或携带的胆固醇总量。

  3. 胆固醇平衡机制:每个细胞都能合成胆固醇,大多数细胞不需要从血液中获取额外胆固醇。肾上腺和生殖器官在激素合成高峰期是例外。

  4. 脂蛋白代谢路径:肝脏生产的VLDL颗粒通过失去脂质逐渐变小,形成IDL和LDL。这个转变过程中,apoB始终保留,而其他载脂蛋白可能转移。

共识发现

  • 大量临床研究证明,在LDL-C和LDL-P不一致时,心血管事件风险更紧密跟随粒子数量(LDL-P)
  • 血浆中95%的apoB颗粒是LDL,使apoB成为LDL粒子数量的可靠替代指标
  • 脂质测量值只是一个静态快照,不能完全反映脂质的动态变化或细胞内状态
  • 即使LDL-C极低,细胞也能维持必要的胆固醇供应,证明细胞胆固醇调节与血浆水平相对独立

深入视角

不确定区域

  • 跨肠胆固醇排泄(TICE)在逆向胆固醇运输中的确切比例因人而异,可能占20-60%
  • 为什么有些高LDL-P的人不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这种"弹性"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 植物甾醇的长期健康影响在大型临床试验中未被充分评估

思维扩展

  • 传统上我们过于关注胆固醇含量而非载体(脂蛋白颗粒),就像只关注卡车载重量而忽视了卡车数量
  • 胆固醇不能被身体用于能量,这可能是进化保护机制,确保细胞膜和激素前体在饥饿时不被分解
  • 大脑胆固醇代谢与外周系统完全分离,由血脑屏障隔开,大脑自己合成所需的全部胆固醇

个性化考量

  • 高吸收者和高合成者需要不同的治疗策略:高吸收者可能对依折麦布等药物反应更好,而高合成者对他汀类药物更敏感
  • 代谢综合征患者通常有更多的小而密LDL粒子,即使LDL-C看似正常
  • 激素需求增加的生理状态(如严重感染或压力)会改变胆固醇代谢,可能需要临时调整治疗方案
  • 脂质检测最好在稳定状态下进行,急性疾病会扰乱正常的脂质水平

通过关注粒子数量而非仅仅关注胆固醇含量,以及理解脂质代谢的基本机制,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和管理心血管风险。